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秋冬季节心情抑郁怎么办?早起痛苦怎么破?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的肃杀、悲凉之气总让一代代文人墨客在这个季节,抒发着更多的悲欢离合,悲秋也由此而来。
七情伤五脏,就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脾,悲伤肺,惊伤肾”。悲秋之感会伤到肺气,而肺气虚的人,也更容易产生悲秋之感。而同时,外感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的燥也对应秋季。所以,要解决悲秋,还要润肺。
和岚,每天早晚叩齿各36次,然后将口中的津液分三小口慢慢咽下。同时,补充一些秋梨膏、荸荠、百合、蜂蜜等润肺食物,避免秋燥。
除了要润肺以外,和岚说,从中医角度来说,肺属金,与秋季相应,肺主管呼吸,对气候的变化更。让心快起来,改变呼吸节律,不失为对抗悲秋的好办法。
使快的感觉就很容易使人放松,感到高兴,也可以化解悲凉,运动就是加快心跳的好方法,可以让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并促进大脑分泌一种让人高兴的物质5-羟色胺。
在这个季节,比较适合的运动就是去登山、去远眺,看看似火的红叶,看看烂漫的秋花,在这些美丽的景色中运动,慢慢消融掉那份忧郁和惆怅。
中医认为,“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就像食物链一样,各种各样的情绪也会相互克制和影响。对于秋季的悲,就需要冲冲喜来战胜。可以通过各种娱乐节目来缓解,比如听相声、看二人转、影视剧等,让你大笑,把郁闷悲愤都疏散开。
研究显示,英国人每天清晨平均得花18分钟与闹钟“缠斗”。你也这样?没关系。英国行为心理学家亨明斯教你七招,帮你早晨醒来不再觉得痛苦:
对外人客气友好、一团和气,到家却颐指气使、乱发脾气,这种行为被称为“窝里横”。如小孩子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在外面却是个胆;成年后,在单位对领导毕恭毕敬,对同事热心、好说话,但到了家里,就为一点小事对另一半大发雷霆。
想要减少“窝里横”,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有“窝里横”行为,并认识到“窝里横”最直接的原因是内心不够强大以及没有安全感。其次,要敢于在家外减少一些压抑,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去表达与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最后,与家建立“界限意识”,即不管我们与家人之间多么亲密,但是我们还是彼此的个体,不能要求对方来包容自己所有情绪。
都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但现实中,我们常常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好几次。尤其在感情问题上,大多数人走不出一错再错的漩涡。不少来访者向我哭诉:“老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告诉他们:如果一个人一再陷入同样的,很可能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为啥我们总栽在同一件事上?
首先,核心会让我们复制错误。如果在生活中经常陷入相似的麻烦,在同一面墙上撞得,可能与身边的人际、社会无关,而与你的核心相关。核心是我们对固有的看法,例如“我值不值得被爱”。如果一个人的核心是消极的,他就会经常认为“我不值得被爱”“这个世界对我是有的”。一旦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和他的核心不符,他们不是去接受事实,而是再次套用悲观的,去曲解事实。例如,经常被分手的一方会形成“我总是被抛弃”的,以至于每次有新的关系,他们都会“他是不是要抛弃我”,这样的担忧表现在语言和行为上,直到对方终于受不了。
遇到不顺心的事,很多人都希望找朋友说一说。然而,据美国“生命科学”网报道,一味地倾诉、吐苦水,并不能起到多少减压效果。
英国肯特大学心理学家乔基姆施特贝尔等人研究发现,一些小的失败或打击后,如果只是大吐苦水,不仅会让自己越陷越深,还有可能影响朋友的情绪。另外,单纯的倾诉,不仅不能帮自己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增加心理压力。
对此,研究者提出了三个更为有效的缓解策略:第一,换一个角度思考,让自己接受现实;第二,用幽默的方法看待挫折,最好一笑了之;第三,规划下一步计划,让自己振作起来,而不是沉浸在消极情绪中停滞不前。
有这样一类人: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待人接物也平和,但就是总遭同学冷嘲热讽;在工作单位,能力突出,性格随和,但无论怎么努力,和同事的关系就是一团乱麻。优秀的人似乎特别容易被。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圈子里。这些圈子有的是我们主动选择和构造的,比如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或者人生目标的朋友、同志;有的圈子是我们被动接受的,比如因为共同背景和地理聚集在一起的同学、同事。无论是哪种圈子,内部都会越来越同质化,然后形成稳定的圈子文化,而圈子文化就是导致群体的核心。
几乎所有圈子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大部分人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有几个人特别突出,还有几个人特别差劲。事实上,特别突出和特别差劲的几个人都会因为和大众不一致而被,因为他们了圈子文化的稳定性。对能力突出者的排挤,能力普通者的“”和“资源分配模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当手机不在身边,你会惊慌吗?韩国成均馆大学和中国大学一项新研究表明,人们患智能手机依赖症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把电子设备当成生活的延伸。
具体症状包括:手机时刻处于开机状态,反复查看手机屏幕,甚至洗浴时也要将手机带入浴室。他们害怕错过任何消息,对离线状态感到紧张。研究人员说,智能手机能人们更多的记忆,所以用户可以在其中拓展更多身份,因此对手机依赖加深。手机功能增加,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增加,焦虑症状愈加严重。
研究人员推荐“疗法”来干预手机依赖症,即在一段时间内关闭手机设备,以此训练患者习惯安静,减少焦虑,慢慢适应与减少联系的状态。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