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辩证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之变化,中医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近年来,中国古老的太极拳,越来越受到当代的喜爱,处处都有打太极拳的人群,全国出现一股“太极热”,这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改善,人们认识到健康才是当今最高的需求。
作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的入室,王庆东是陈氏太极拳第二十世十二代嫡传人。通过自身多年太极拳的经验和教学体会,他对太极拳有着深刻的见解:太极拳是自然和谐的有氧运动,也是一项性运动项目,它要求各部位都参与活动,发生变化,并逐步改善人体机能。练太极拳要求气沉,变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使横膜的运动起到按摩内脏的作用。太极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肺部扩张明显,加大吸氧量,长期可提高肺活量,改善有氧代谢能力。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与我们常见的现代体育运动有着天壤之别,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内家武术,注重身与心两方面的高度协调和统一,既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以学习防身自卫的本领,造就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太极拳可以改善大脑皮层各中枢之间的皮质下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改善各中枢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度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少年儿童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对刺激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可以提早开发大脑,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儿童、少年太极拳能增加人体气血运行,培养人的正气,对学生压力大、过度紧张导致的脑神经衰弱有很好的补果。
当今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社会上的应酬,家庭的压力、过中年以后人的身体状况日渐不佳、头发过早发白,“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三高问题日益早发,这些都是当今中年人烦恼的问题。此时如不及时加强锻炼,身体与很容易垮掉。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全民健身的运动方式,传统的陈氏太极拳讲究意领行随、刚柔相济、一动无有不动、是一种最好的身心健康运动,打一遍太极拳就像吃一副活血良药。太极拳主要以为核心以腰为轴的立体螺旋整体运动、重视人体下肢的运动量、四肢缠丝三围平衡、松活弹抖,从而加强人体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的小腹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为精血的部位,所以增强腰、裆、跨和下肢的运动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的最基本环节。根深则叶茂,下元足,命门盈,腰脊、腿部增强,自然气血通畅,旺盛,长久不衰。故有云“神仙留下健身方,开裆下跨最为良”。
人进入老年以后,骨密度逐渐下降,这种下降在女性绝经后明显加速,因此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而男性骨质疏松的性比女性高。常年从事太极拳运动,可以对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好刺激,有效地减少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密度多年保稳定,有效调节骨钙、血钙平衡。常年进行太极拳运动,可以对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好刺激,有效地减少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稳定,有效调节骨钙、血钙平衡。另外练太极拳能显著改善肌肉力量及柔韧性,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和预防由于摔倒而引起的早老性骨折的目的。
太极拳对人的其它老年病也有很多好处。太极拳锻炼对心脑机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的发病机率;改善老年人情绪、睡眠、性格、记忆力与动作稳定性;促进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谢;平衡,使人体末端微循环得到改善。与不锻炼的人群相比,太极拳锻炼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效果。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练太极拳之所以能取得袪病延年的效益,其根本原因,就是经常练太极拳,可以调整、和畅气血、疏通、培补真气,使人的生命力得以旺盛,从而取得使病者康复,亚健康者精力恢复,老者复壮的效果。
传统太极拳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