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养生课成盯上老年人

类别:健康养生 日期:2017-10-19 13:34:15 人气: 来源:

  近年来,老年人上当的案例不绝于耳,少则数千、多则百万,让老人们在遭受损失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心灵上的重创。老年人多已退休在家,对社会变化了解少、容易轻信他人,成为骗子们的主攻对象。

  记者近日从市海淀了解到,继以往非法集资、神医假药之类的传统外,针对老年人的免费养生讲座渐成诈骗新载体。此外,涉及高科技的诈骗手段开始放弃年轻人群体,转而紧盯老年人群体,而且为了规避警方在银行柜台、ATM机设置的预防电信诈骗的层层拦截,骗子们开始绕过柜台和ATM机的汇款程序,通过老年人上网使用电子密码器、下载可远程操作软件等高科技手段,实施隐蔽性更高的诈骗。

  “免费体检”、“保健讲座”、“免费旅行”,这些听起来颇有吸引力的宣传,近来却经常与诈骗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类诈骗者往往都是那些将健康视为头等大事的老年人。

  现在,不少老年人都热衷于听些所谓社区组织的免费养生、保健课程,进而在不断地“”后,购买各式各样具有“神奇功效”的保健产品。殊不知,这里面暗藏着巨大风险。

  2012年9月,赵先生通过社区里散发的宣,了解到在社区不远的写字楼里正有名医组织免费的“名医健康讲堂”,专门针对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现场参加还能获得小礼品。正好,上了年纪后,赵先生时常为自己的健康操心,有这样个好机会当然不肯放过。

  讲堂上,自称某医院资深专家的“名医”给在座的老年人们详细分析了老年人体弱多病的根源,进而推荐了一种能够根治心脑肾疾病的“灵药”。虽说这药价格不菲,可是听了“专家”对这药疗效的,赵先生和其他听课的老年人都觉得,这药还真买不可。经过考虑,赵先生一共买了1.1万元的“灵药”。

  可是,这个“灵药”的疗效却远没有“专家”说的那么神。很多老年人吃了之后,对缓解病情根本没有作用,细致的人仔细对比后还发现,这个所谓的“灵药”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药,只是廉价的保健品,而且审批批号也存在问题。

  警方调查此案过程中发现,这个“名医健康讲堂”根本就是一场,所谓的“名医”均由诈骗团伙人员冒充,而价格高昂的“灵药”,实际上就是价格只有几十元的劣质保健品。

  家住市朝阳区酒仙桥社区的翟奶奶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去听一些保健讲座,也经常从讲堂买回药品保健品,去年自己的孙女新家装修完毕,正好碰到保健讲座老师在一种最新发明的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去除甲醛、PM2.5等有害物质,于是花费万元买了一台。然而,当送给孙女后,孙女发现这台比市面上高端空气净化器好要贵数千元的机器,不仅在各大家电卖场没有销售,连淘宝网上都没有卖的,产品的新技术也查询不到任何资料,经过空气检测,高达万元的净化器几乎对甲醛没有任何去除作用。

  记者了解到,除了直接的保健讲座宣传外,有些诈骗团伙还会借用“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费评选长寿之星”等各种借口老年人,最终的目的就是让老人们购买保健品或收费。

  近年来,警方、电信、银行等多个部门联合整治电信诈骗活动,尤其是预防老年人被骗。现如今,只要是老年人进银行要求大额汇款,都会被工作人员详细问询并反复提醒,谨防被骗。很快,骗子意识到,无论前期忽悠得如何成功,这最后一关只要是到银行柜台、ATM机,就难免功亏一篑。为了对付警方和银行拦截,骗子们将收钱的渠道转到了网上。别看是对高科技不怎么精通的老年人,他们一样有办法实现骗钱的目的。

  榆女士今年已经60多岁,早已退休在家。今年5月初,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称其家中的歌华万元。这一听,吓了榆女士一跳,赶紧按照电话中的接通了人工客服。

  “客服人员”答应帮榆女士查询,并向榆女士索要了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可查询后却说,榆女士所说的家庭住址与欠费的歌华电视使用地址不符,将榆女士的电话转到了。这一转不要紧,电话那头的“”告诉了榆女士一个让她更的消息:“信息显示,您与我们正在调查的陈某贩毒案有关。”电话中,榆女士还清楚地听到了警方呼叫声,以及下属报告嫌疑人情况的对话。

  此时的榆女士已经完全没了主意,按照“”要求与办理陈某贩毒案的“检察官”取得了联系,然后又按照“检察官”的要求,答应其对自己账户内资金通过网络进行“核查”。

  榆女士从来没有使用过网络银行,但这显然都在“检察官”意料之内,他非常耐心地教榆女士如何到银行办理网上银行、申领电子密码器,如何在电脑上登录网上银行。操作过程中,“检察官”就利用了榆女士对网上转账不熟悉的特点,榆女士分多次将账户内117万元,全部打入了自己的账户。

  事后,榆女士想起的经历。“我以为,银行卡一直在我身上,只要我不去银行汇款,别人就拿不走我的钱,谁知道这些在网上点几下就都能完成。”

  海淀电信诈骗及网络案件侦查中队副中队长翟宝宇还告诉记者,对网络转账不熟悉的老年人,往往容易成为诈骗的对象,而那些有使用网银经验的老年人,骗子们也有同样有应对方法。

  今年3月,海淀警方接到报警称,事主张女士银行卡内100万元被转走。据了解,张女士也是在家中接到了电视欠费电话,然后“”、“检察部门”便开始逐级深入,要求张女士配合查账。

  张女士与榆女士不同,早就申请有网络银行和U盾,对网上转账并不陌生。这回,骗子就不再使用对付榆女士的手法,而是给了张女士一个链接。张女士点开网址后发现,网页上竟然有自己的令。此外,该页面的右下角还有一个报警器软件,“检察官”的解释是用来进行网警,张女士毫不犹豫地点了下去,并按照弹出的提示安装了软件程序。

  在安装软件的过程中,张女士毫无地在自己的U盾上连按数次OK键,帮助骗子完成了最终的转账工作。

  对此,翟宝宇分析说,犯罪正是利用老年人往往对电脑和网络不够精通,对网络支付、转账等不能熟练掌握的特点,对老年人实施,使他们“稀里糊涂”上当。虽然警方反复、分析,可还有很多老年人总说“我才不会那么傻”,性不高。殊不知,现在诈骗团伙已经把诈骗过程演得非常逼真,在他们通话用的话术本上,每个句子后面都标注了语气,一旦性不够,就很容易陷入紧张情绪导致被骗。

  推荐: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医药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