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房子着火和农村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现状相比,更令人担忧的,还是人们“用鸡蛋换方便面”的观念。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8.8%。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接受采访时坦言,直到今天,“拿鸡蛋换方便面”仍然被不少农村居民视作好买卖。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营养不足与过剩这对矛盾成为关键词。一方面,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仍需降低;另一方面,城镇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态势亟须遏制。
营养不足是过去常说的“吃不饱”,营养过剩则是“吃多了”。除去经济因素的影响,这对矛盾还有一个共同点: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营养不平衡。按照中国超重与肥胖判定标准,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6%,肥胖率12%,城市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
“动物性食物在城市中吃得越来越多。1989—2009年,城市居民畜肉类动物性食物(以猪肉为主)摄入量从人均80克/天增至140克/天,这与我们提倡的人均75克/天的摄入量相比明显超标。”翟凤英说,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营养素超过了身体所需,再加上运动不足,导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上升,同时与膳食摄入不合理相关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慢性病急剧增加。这类人群要合理饮食、吃动平衡,从根本上调节其能量及营养物质的摄入水平身体的生理需求,通过运动把过多的能量消耗掉,保持健康体重。
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最低营养需求为每人每天2100千卡热量,这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推荐的目标值(2020年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相比,基准值偏低。农业部食物营养所副所长阳认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食物摄入量不足,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素难以满足人体需求,生长迟缓、低体重、贫血等营养不良发病率仍然较高。
实际上,营养过剩的人群同样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比如营养不平衡导致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的缺乏。翟凤英称,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吃的过多,一些人群害怕发胖不吃主食,杂粮吃的更少,从20年前的人均62.7克/天缩水至现在的14克/天,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明显摄入不够,直接影响国民的身体素质。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