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在朋友圈里面看到了一篇来自《南方周末》的新闻《阿里健康试点满月:患者期待、药店积极、医院停摆》。这个标题非常准确的验证了笔者关于阿里健康的看法--阿里健康的故事,虽然宏大却非阿里集团能够承受之重。
当前医药不分的根源并不在于,没有政策推动医药分开,实际国家的工作报告、十X五规划,以及国家药监局、卫计委等相关部委都有行政,明确要求医院给患者处方、并允许患者带处方到药店购药--但是这样做是否容易、是否易操作,大家去医院试试就知道了。
阿里健康毫无疑问讲了一个宏大、动听、诱人的故事,逻辑上,这个故事非常完美,现实中,也确实获得了别人拿不到的行政资源,但未来,却无疑会碰到利益集团步下的铜墙铁壁。
阿里健康并非不知道困难所在,所以它在利用这个完美的故事,地方给予强力行政支持,得到若干家医院His电子处方系统和阿里健康、药店对接的承诺,并试图通过补贴医生、患者,让医生和患者都培养起医疗销售市场的新使用习惯。
类似快的打车一样的补贴逻辑到了医药领域,会碰到了什么结果,南周的报道,已经给了我们部分结果。
当前医药不分的核心根源还在于“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医院中有相当多的群体从药品中获益,其中医生更是严重依赖药品收益。
只有阿里健康的补贴能达到药企同等的量级,这样的行为才有价值--中国的处方药市场规模约在8千至1万亿,如果其中25%被分给了医疗系统,这部分的利益高达2000至2500亿元以上,阿里健康承受不了?阿里集团行吗?
实际上不但阿里不行,马云不行,连国家都觉得棘手、连国家领导层都未必愿意动这块儿--这也正是我国新医改以来,探索无数,最本质的提升医疗服务价格、医药分开却迟迟无法落实的根本原因。
考虑到医药工业产业链上下游可能雇佣了数百万人、医院和医疗相关利益集团更可能高达千万人之多。笔者的判断是,除非万不得已--比如医保全面崩盘、医疗系统崩溃,否则国家不会很快去彻底推动医改。
在这样的利益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处处依靠行政力量才能行动的行业里,互联网企业能够改变多少?
这个问题,谷歌的创始人布林有过深入思考,他曾明确表示:“涉足医疗健康领域需要接受相关机构的严格监管,所以会是一个比较棘手的行业,我并不想把自己的时间都放在这。”所以谷歌投资了不少医疗项目--基本上都是外围的医药、可穿戴设备、临床决策支持等,但并不深入到医疗健康行业本身。
在高度市场化的美国,谷歌做不到、不敢做的事情,阿里可以做到吗?
在笔者看来,马云之所以对医疗健康这么重视,并不惜重金投入(阿里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点),除了战略布局之外,一部分是过于自信,因为淘宝上市,坐拥大量现金,马云可能产生了;不过更可能的是因为焦虑--要知道阿里集团现在的投资漫无目的、简直水漫金山,打法散乱,物反其常、必有其因。
阿里集团从阿里巴巴到淘宝、支付宝,阿里的业务,仍然是互联网1.0时代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阿里的业务都依赖于用户的眼球聚焦,而不是基于用户的社交和平等的交互。
在新的商业图景中,腾讯携微信呼啸而来,在微信的社交网络中,高用户时间占有、润物细无声的社交电商模式,配合以微信支付的社交支付系统,正在给阿里系构建出一个阿里已经看得出自己被八面埋伏、却偏偏无从招架的竞争态势。
未来何时到来?正在十倍速呼啸而来;未来腾讯阿里之争,谁将胜出?几乎是傻子都能看明白的事实。
所以,阿里帝国坐拥最高的估值,却已经到了最的时刻--因为未来的商业模型中,阿里的平台电商模式,很可能会被腾讯的社交电商解构。
所以现在投资医疗,至少是为未来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不过,就阿里健康而言,其获得了的大力支持,从药品条码监管的特许权经营到今天的地方给予的承诺,但现在,它发现面对的将是医疗业庞大利益集团的抵制。
的强力推动能否摧毁利益集团的掣肘?掣肘正来自于本身。阿里健康现在,不得不坐在提供的椅子上,却期待着去打破自己的固有格局。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