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新闻 > 正文

《生命时报》个人专栏连载五:从5678到120

类别:健康新闻 日期:2021-3-4 1:56:27 人气: 来源:

  台湾私拍布丁年退休,我亲历了市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和全盛时期。现在回想,就像一本历史书,每一步的变化都历历在目。

  提起市最早的院前急救,应该从1949年说起。1949年1月解放军围城,10月建立新中国。在建国之前几个月,市各机构相继成立,包括市公共卫生局(即后来的市卫生局)。当年有辆缴获的美国中型吉普车,车上涂个红十字,这就是新中国第一辆急救车。那辆车上安了个很大的铜铃铛,因为没有警报器,开车时,大夫就坐在驾驶员旁边摇铃铛。当年摇铃铛的医生叫周立志,刚解放时,他20出头,是留用的少尉军医,成为了新中国最早的院前急救医生,后来在市急救站工作过一辈子,是我的老前辈。

  院前急救工作和医院不一样,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英美模式,把病人简单处理后马上送医院;另一种是德法模式,把抢救室搬到病人身边。市急救站、急救中心一直是后一种模式。

  记得我初到急救站时,装备十分简单,一辆急救车只有一名司机、一名大夫、一个诊箱、一个氧气袋。1985年,我跟急救科主任傅提说:“咱们的装备不行,设备药品太少了, 到病人家里也救不了人。” 傅主任就让我列了个单子, 把心电图仪、除颤仪、呼吸机等都置办齐备了,差不多相当于把大医院的内科急诊室搬到了救护车上。当时四个组,每个组配一辆全套先进急救装备的救护车,四五十位医生分三班倒 。全国各地来的大夫,也跟我们一起出车抢救病人。慢慢的,全国范围内的院前急救整体水平有了提高。(连载⑥)▲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医药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