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来了,病人来了。”2018年12月4日下午2点40分,一架aw119直升机降落在四川大学东校区操场。飞机上的是一位63岁的女性脑梗病人,通过搭乘空中“120”,仅仅用了94分钟,就从巴中市中心医院抵达川大华西医院,比高速救护车转移快了2个多小时。
据四川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杜波介绍,目前,四川的航空医学救援还不成体系,主要是通过民营通航与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三方合作的模式开展服务。然而,此模式目前推广力度有限,试行两年来可引用的成功案例非常少,仅上述巴中病人一例。因此,他认为,构建一个覆盖全省区域的军民融合航空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对四川来说势在必行。
杜波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四川作为西部大省,区域内高寒、山地、丘陵居多,交通欠发达,地质灾害、交通、安全事故多发,紧急救援任务繁重。据四川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数据报告,仅在常态化急诊急救工作中,2013-2018年四川省通过120转运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6-8%;2017年全省通过120院前接诊转运病人达到了72万余人次,其中危重病人近8.2万人,占转运病人总量的13%,超过80公里院前急救转运病人数近2.5万人,占转运病人总量的3.6%;由于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长途院间转运病人数量加大,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1月成都市几家大型综合医院每天接受上转危重症患者280-300人左右。
空中转运对患者来说有哪些好处?据了解,空中转运的意义在于,让病员的率提高,率降低。尤其对医院周边有一定距离的大型危重创伤病员的救治很有意义。与陆救护车相比,空中救援运输效率提高了3-5倍,创伤救治成功率提高80%。
其实,在航空医学救援方面,四川早有行动。据杜波介绍,2015年8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就四川省航空医学救援体系建立模式进行探索,经与多方机构沟通、协作、学习、借鉴,形成了《四川省航空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方案》,并于2016年5月在广汉成功召开了四川省航空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研讨会。与会代表一致认同“主导、政策支持、市场搭建、多方协同”的建设思。
然而,杜波坦言,航空医学救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久久司马南被抓为功。近年来,四川的航空医学救援体系并未形成,而是以通航公司开展航空医学救援项目为主。通航公司通过与医疗机构签定服务协议的方式,与保险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推出保险产品,通过该模式让购险者有机会得到航空医学救援服务。但此模式目前推广力度有限,试行两年来可引用的成功案例仅一例。
据杜波介绍,目前通航产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传统的财政式建设投入,达不到预期效果。单纯依靠巨额投入,社会公益性效益也许能够得到短期实现,但由于维持运行的后期费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建设费用十分巨大,不能体系的持续良性运行。
二是目前空中医学转运费用每小时约3万元,民营通航自发运营,建立不起惠众体系格局。依靠个别通用航空公司或财团与医疗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实现常态化航空医学救援任务,如国内部分省市已经建立的点对点航空医学救援模式,通航公司联合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签定服务协议,这种点对点的航空医学救援服务模式,即使在同意该模式的情况下,也因保费高,参与度低,提供高端医疗消费方式,社会公益性不明显。
以四川为例,杜波介绍到,上述点对点的航空医学救援模式推广力度有限,试行两年来可引用的成功案例非常少,成功案例仅一例。2018年12月4日,一位在巴中突发脑卒中的患者由空中直接转运到华西医院收治,该患者因购买了国际SOS险种(每年2888元),巨额的空中转运费用(约7万元)通过保险支持得以实现。
面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杜波和另外10位政协委员一起提出了一个提案,由四川省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构建一个以为主导,以军民融合为途径,将投资、民营资本、保险部门、通航基础设施建设、通航服务等相关产业有机融合,构建一个覆盖全省区域的军民融合航空应急医疗救援体系。
据杜波介绍,该航空医学救援体系包括了三大系统。运行系统:指挥中心、运输工具、收治医院、航空医疗、起降场所;保障系统:法规、标准、机制;支持系统:基金、社会资本、保险资金。具体说来,要在四川全省合理布局,依托各地区120建立航空医学指挥调度中心,组建航空医学救援应急队伍,布局航空医学救治机构、规划兼用型的停机场所,建成体系。同时通过保险创新来解决高保费的问题,从而让患者打得起“飞的”。
就市民最关心的费用问题,杜波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由引导出台政策支持大众参与保险,改变现有的高保费问题,可将地面120与空中120结合,开发目前还没有的“院前急救险种”。同时,支持保险公司积极介入,采用低保费,与的方法,争取新农合、城市医保部分政策支持,力争3-5年内达到全省30%以上人口参保,确保航空医学救援体系正常运转。并同时考虑将地面120院前急救(目前尚未保险支持)与空中120航空急救合并列入保险覆盖范畴。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