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回到《黄帝内经》(姚春鹏

类别:健康养生 日期:2017-12-7 14:44:15 人气: 来源:

  我国现代院校毕业的中医师学习中医学的起点都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也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的。《中医基础理论》已经成为现代中医的学术背景,中医的临证与研究基本上都是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顾名思义,叫做某某基础理论,就应该是阐述这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反映这个学科的基本。《中医基础理论》就应该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反映中医学的基本。这似乎是一个无需思考和的问题。以《中医基础理论》为首的现代中医学教材与《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课程彼此相安无事地共处于现代中医课程体系中,同时在中医大学的课堂中传授着。没有人认真地去思考现代学者编订的教材与中医经典之间是否存在着矛盾之处。一般人认为现代学者编写的中医学教材无非是用现代的白话,再加上现代的理解对古典中医学的阐释。笔者学习中医学20多年,也持这种看法。近来,经过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经过现代阐释的中医学不但与古典中医学有抵牾之处,而且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可以说,现代中医学理论已经完全了古典中医学的基本,导致了中医学的、异化。是对中医学的矮化和干瘪化。直接影响了中医治病的疗效。

  《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学基本的表现在对《内经》“天人相应”思想的抛弃。把“人”从“天”中剥离出来,单独谈人,而不再言天。套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错天而思人”。《内经》认为“天者、必有验于人”。《内经》中的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在《内经》作者看来,整个世界是一个气化流行的世界,包括人在内的都由一气所生。所谓“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的生命之气(生气)是与自然之气(天)相通的。这是《内经》学术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内经》医学的所有理论观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石之上的。举凡《内经》的四时摄生、藏象、营卫气血、六淫、针灸刺法、药物治疗、五运六气等等都以天人相应为根据。反观现代中医学的理论观点,基本上把“天”抛弃了,割裂了天与人的关系,而只谈“人”,这样的“人”已经不是《内经》中的与天密切相关的人了,抽去了天人相应的背景,这样的“人”只是干巴巴的“人”,了“天人相应”视野下的丰富内涵。我认为《内经》的医学是在气观念主导下的天人医学,这样理解才合乎《内经》的本旨,才合乎中医学的基本。虽然在现代中医学的理论著作中也谈、,也谈气这些古典中医学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实际上已经被从古典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割裂出来、游离出来,成为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符号而已,已经了在理论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中医学理论已经完全了古典中医学的基本,与本真的中医学已经是貌合神离了。在这样的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的疗效必然衰落,中医学的发展必然偏离正轨。这是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误区,对此我们必须有的认识,应该及时纠正,否则中医学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中医学发展走入误区,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近代以来文化变迁的必然结果。但这是错误的文化选择,今天的我们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改变中医学发展的错误方向,使之重新回归正途。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在与列强的斗争中彻底失败,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吸纳接受的先进文化,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正确选择,问题是我们在接受先进文化的同时,对自己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是阻碍中国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必须彻底否定和清除,这样才能为中国的发展扫清道。这样的看法在当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但在今天,当我们以一种态度来看时,就会发现这里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事物的优缺点都是相对而言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强于此者,弱于彼。文化问题也是如此,现代学者的研究证明,东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各有优长之处。由于近代以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作出了落后、甚至是的判断,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各个领域都遭到了普遍的质疑。其中也包括中医学。当时的状况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或者作为没有任何历史价值的垃圾被彻底否定,或者是作为还包含着一定价值的历史遗产被继承,但这种继承的前提是必须纳入现代学术体系之中,以源自的现代学术体系或价值观念作为衡准的金尺,符合者保留,否则就被剔除或。中医学虽然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和良好的疗效。但是在当时那样的文化氛围中,也是难逃被质疑和否定的命运的。这种质疑和否定之声首先来自中国的西医,他们认为中医学虽然能够治病,但其理论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合,根本不具有科学性,必须废弃,并援引日本废除汉医为根据。遂提出废除旧医之,由于中医界和全国人民的反对而未果。但是面对当时的严峻的现实压力,中医不可能再了,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寻找根据了。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汇通”学派,其实质是通过医学之间可以互相印证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随之在中医部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口号。中医界的这种做法在当时来说不过是权宜之计,但却深刻地改变了后来中医学的发展轨迹,使中医了科学化,实质是西医化,而中医自身却矮化和干瘪化的。在源自的现代哲学和科学为唯一正确的哲学和科学这一预设前提的下,在哲学观念层面,中医开始自觉地运用现代哲学,主要是和为哲学根据对中医理论进行评判,得出了中医的朴素和自发的结论,为中医的存在争得了哲学的根据。在具体科学理论层面,中医开始比照西医的学术体系,或者说是以西医学术框架为模板来框套中医学。于是有了所谓的中医生理学、中医病理学之称谓。这样,凡是不能纳入现代医学范畴的东西就被作为糟粕剔除了。建立在哲学分析思维基础上的西医没有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而是对世界进行分割,对局部进行精细的研究。如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现代的生物学。在以西医为标准的思想影响下,人们开始抱怨中医学的浅薄、简单,只好用现代西医学的简单的生理、病理学知识对中医学进行解读,并在实体分析思维的下对中医学理论进行所谓的研究。其结果是对中医学的矮化和干瘪化。一句话,导致了中医学自形成以来的异化。总之,现代中医学理论对古典中医学基本的,源于现代以科学为唯一科学的观念导引。但这一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说,文化是不同类型的文化,中国文化有其自身的文化体系,如果简单地套用文化的模式来理解中国文化,必然导致对中国文化的严重误读和,葬送中国文化的生命,导致中国文化的灾难。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已经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完全以学术体系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然造成肢解中国文化,虽然在外表看来还是中国文化,实质上已经是变质了。现代中医学古典中医学的基本的根源在于不顾中医学本身的实际,简单地以科学主义的和方法来理解中医学。

  既然现代中医学已经了古典中医学的基本,我们就应该,重新回归古典中医学的基本。所谓回归古典中医学的基本就是回到中医学的本真。所以笔者提出“回到《黄帝内经》”的口号。回到《黄帝内经》并不是复古,中医学自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向前发展着,问题是任何事物的前提必须是保持自身本性,如果了自身的本性,事物自身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发展了。现在学术界提出按照中医自身的本性发展的观点正是看到了问题的症结。鉴于目前中医学理论严重中医学本性的现实,我们必须正本清源,回到《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的核心和基本理论进行既合乎中医学的本真,又能够为现代人所接受和理解的阐释。纠正现代中医学理论的偏差,为中医学的继续发展提供基本前提,重建中医学的主体性。几十年来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按照现代科学主要是西医学的模式来中医,诸如质的研究、实质的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等,不一而足。这样中医学就被肢解了,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对中医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视而不见,找出的能够符合现代科学及现代医学的那部分内容又都常简单粗陋的东西,因而发出中医不如西医,中医无用的感叹。虽然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人提出“解构与重建”的主张,但实际上近代以来中医界走的就是对传统中医学的解构之,中医学虽然被解构了,但重建的工作却是不可能的。我们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合乎其本性的自然发展,而不是人为的发展,不顾事物本性的人为发展,实质上是对事物的。这正是孟子在两千年前就明确人们的不能“揠苗助长”的道。不幸的是两千年后的中医学人干的正是这种“揠苗助长”的事。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停止这错误的做法,套用当年罗知悌丹溪翁的话说“尽去而旧学,非是也。”彻底摆脱现代科学观的,就中医学的本旨来认识中医学,阐释中医学,重新确立中医学的主体地位。再不能学步,亦步亦趋。在根据中医学自身本性作出阐释后,与时俱进,积极容纳新知,丰富和发展中医学。这种发展是发展,是在保持中医学本性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人为的“被发展”。人为的所谓“发展”,并不是发展,只能把中医学引入,最终导致中医学的。只有尊重中医学的本性,中医学才能真正地发展,才可能焕发青春,为人类的养生保健、疾病治疗作出新的贡献。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医药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