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中医心理学发展。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
意见明确,到2020年,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全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符合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
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心理学发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将心理健康基础理论本土化,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为基础的心理健康理论技术研究,逐步形成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和临床服务规范。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在中医学思想指导下,吸取心理学的“影响”,突出中医特色,有别于医学心理学的新兴学科。 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则为疾病的防治确立了完整的体系。以后,又经孙思邈、张子和、李时珍、叶天士等历代医家的阐发运用,世代传承。
直至今天仍然用“心主神明”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治疗身心疾病。中医心理学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学的二级学科。目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首次组织开设了中医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旨在重复发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医心理学领域的的专业优势,培养兼具中医与心理学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尽管中医心理学有着久远的渊源,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心理学却并未被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直到1980年,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来。如果将中医心理学概念的正式提出作为学科建立的标志,那么,中医心理学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