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可从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两大领域来进行,个体的心理活动又可分为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首先应达到个人内在各种心理活动的和谐一致,这个可以称作“和谐”;其次,个人还需要与周围保持和谐一致,这方面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个称作“社会和谐”。
综合起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基本的认知能力、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实现的人生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但感觉良好,而且能够符合社会要求,承担家庭和社会功能。
一个原本心理健康的人,受到因素的重大影响,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时影响生活和工作。比如优秀生考进大学后学习受挫,产生情绪上的困扰;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于网络;职场精英在竞争的压力下抑郁;原本家庭幸福的女性因婚变而绝……这些都说明,人的心理状态需要时时关注和,我们应有定期检查自己心理健康状态的意识。
也有的人对心理问题过分恐惧,害怕自己一旦查出有心理问题,就好像“判了死刑”。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恐慌。心理健康状态既然是动态变化的,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调节与治疗,消除障碍,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眼下有关心理健康的科普宣传和研究论文非常多,但是由于使用的标准不统一,理论观点各异,导致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有的研究结果报告说,中国有很大比例的人群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说中学生七成以上心理不健康。也有专家认为,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糟糕。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恰恰是因为中国目前还缺乏我国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如果用“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健康”这样的最低标准来衡量,那么大部分人都是健康的,不需要继续努力了;而如果用心理各方面都达到理想水平的精英标准来衡量,那么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来。
科学地说,心理健康标准既不是疾病诊断标准,也不是精英标准,它应该适合大众使用。心理健康标准应为大多数人能够满足与接受,即需要服从于众数原则;同时,在大多数人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引导人民达到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在兼顾众数原则时,需注意对精英标准的描述与体现。属猪的最佳配偶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