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生活 > 正文

健康饮食影响寿命 每天参考食谱:六两粮四两肉(图

类别:健康生活 日期:2018-10-14 15:36:08 人气: 来源: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那么,人究竟能活多少岁?人的生长期长达20年至25年,按照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倍至7倍推论,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00岁至175岁。世界级的长寿权威人士、英国伦敦的罗森医生说,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活到基因“指定”的年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远比基因要大得多。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自己。

  我们不可能奢望长生不死,但起码可以活得更健康,生命质量更高,健康饮食是决定生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但现实是,很多人不会吃。

  比如国人的口味重,现在每人每日食盐约12克,盐摄入量难降。世界卫生组织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这已经比提倡的每天人均3.4克、美国提倡的每天人均2.3克宽松了许多。高盐饮食是我国高血压的最重要因素。

  俗话说“早上吃顿饭,等于吃补药”,但现在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吃得再好也是补不回来的。

  全球人口死亡原因以慢性疾病占多数,而慢性疾病的患病因素主要由于生活习惯,如肉类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偏爱精致太甜的食物、高纤维的食物摄取太少,这样的饮食习惯易造成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是指机体摄取的营养素超过了本身的需要,多余部分在体内蓄积并引起病理状态,其实就是另一种“营养不良症状”。热能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肾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的明显增加。

  比如痛风,就多发于营养过剩人群,肥胖、脑力工作者更是高危人群。该病过去以中老年为主,现在临床上发现有年轻化趋势,如今在二三十岁人群也常见,男性较女性更易患上痛风。

  营养过剩在一些重点照顾对象身上表现同样明显。孕妇补叶酸超标易导致锌缺乏、补钙太多易导致便秘;80后新生父母盲目地为婴幼儿补充各种营养,导致育儿不当问题普遍存在。首都儿研所营养研究室研究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吴光驰表示,在首都儿研所儿童营养与行为评估门诊,每天都要接待上百名问诊的家长,营养过剩、缺钙、维生素D中毒等都是常见喂养不当问题。当前的婴幼儿营养健康临床管理中,腹泻和乳糖不耐受、吸收不良与胃肠功能障碍等问题尤为突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们的研究则发现,我国老年人群能量和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已达到推荐水平,但微量营养素摄入存在不足,尤其是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B2)和钙、锌远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我国老年人群存在很多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比如谷类食物的消费量持续降低,精米精面、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吃得多,蔬菜、水果吃得少。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的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认为,制定《中国人营养指南》可参考3类研究结果:一是世界营养学研究的最新;二是世界人均营养供应与生活质量(平均预期寿命)的相关性分析和研究结果;三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国家的经验值。当然,还要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均每天营养标准的参考值是:营养供应3300大卡,其中,植物营养2300大卡、动物营养1000大卡,动物营养占30%;蛋白质100克、脂肪150克;粮食300克、蔬菜300克、水果250克、植物油50克;肉食200克、紧急迫降脱丝袜奶类500克、鱼类100克、蛋类50克。

  何传启研究员,中国人每天的参考食谱为: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一斤奶。根据家庭结构特点,不同家庭的食谱可以有所调整,同时注意青少年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会较成年人多。

  1.水煮毛豆热量不低。毛豆富含膳食纤维,但有些餐馆会将煮好的毛豆放入热油中泡一会儿,这就让它的热量骤增。就餐时应点不放油的毛豆。

  3.五彩炸虾片热量高。虾片是由虾汁加上淀粉油炸而成,每一小把炸虾片含有200大卡热量和14克脂肪。上主菜前吃虾片,你摄入的热量和脂肪就差不多够了。

  5.炒菜多放葱姜蒜。通常一份炒菜的能量约为370大卡,而一份清蒸蔬菜的热量只有140大卡,但后者的口感往往不佳。只要用油尽量少,炒菜还是可以吃的,再多放些富含抗氧化剂的葱姜蒜就更好。

  6.饺子重在选馅。一只猪肉馅饺子的热量约为80大卡,只比煎饺的热量低10大卡,而全素馅的饺子比煎饺低35大卡。如果你特别喜欢饺子,最好还是吃素馅的。

  

关键词:每天健康食谱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医药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