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发布: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2017年在全市范围开展“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最新结果公布:膳食能量和产能营养素摄入满足日常需求,但膳食结构欠合理。油盐摄入量下降,但仍超过推荐标准。钠摄入过多,钙、维生素A、B1、B2、C摄入不足。超重肥胖问题凸显。那么,应该如何改善呢?来看5点权威提示
上海市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048.7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82.4克,脂肪摄入量为86.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41.0克,与2010年-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中大城市水平接近。上海市居民膳食能量和产能营养素摄入满足日常需求。
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比较,本市居民畜禽肉摄入过多,谷类、薯类、蔬菜水果、乳类及大豆类摄入不足。膳食中脂肪的比例过多,平均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百分比为38.0%,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20%-30%的范围。过去10年,谷类摄入量明显下降,当前居民谷类摄入量189.6克,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69%。
本市居民在家就餐油盐摄入量分别为36.4克、7.5克。过去10年,家庭就餐油盐摄入量分别下降了21%、24%,比全国大城市平均水平分别减少11%、16%。但仍高于推荐的每日油摄入不超过25克、盐不超过6克的水平。
钠摄入过多,钙、维生素A、B1、B2、C摄入不足。本市居民每人每天平均钠摄入量为4927.2毫克,高于推荐标准近1.5倍。钙摄入量为597.3毫克,比推荐量低25%,86.8%的居民钙摄入不足。铁摄入量为24.6毫克,超过推荐量105%。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为677.7微克,比推荐量低15%。维生素B1摄入量为0.9毫克, 比推荐量低36%,维生素B2摄入量为21.1毫克,比推荐量低21%。
居民超重及肥胖率为44.1%,其中男性超重及肥胖率53.4%、女性34.9%。居民中肥胖率为43.9%,其中男性46.1%、女性41.9%。居民低体重营养不良率为4.2%,其中男性3.8%、女性4.8%。
15-44岁居民植物性食物摄入量少,而动物性食物、乳类摄入量多;45岁以上居民植物性食物摄入多,动物性食物、乳类少。60岁以上居民膳食中脂肪比例比其他年龄人群少。从膳食平衡角度看,45岁以上居民膳食结构较15-44岁更为平衡与合理。
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食物摄入推荐量比较,本市儿童青少年畜禽肉比推荐量多158%,谷类、薯类比推荐量少33%,蔬菜少56%,水果少70%,乳类少51%,大豆及其制品少43%。膳食中脂肪的比例过多,平均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百分比为37.8%,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20%-30%的范围。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欠合理。
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率为27.8%,较2010年上升16%,上升趋势未得到遏制。儿童青少年消瘦率为4.8%,男生为6.3%,女生为3.8%。
中小学生平均每人每天消费含糖饮料58.7毫升,小学低年级35.6毫升、小学高年级44.3毫升、初中59.1毫升、高中95.8毫升。75%的中小学生每周饮用1次以上含糖饮料,37%经常饮用,21%每天饮用;高中生饮用含糖饮料更普遍,62%的高中生经常饮用,42%每天饮用。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66.1%、61.7%、55.9%、43.9%、34.5%、14.1%。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幼儿园儿童膳食结构欠合理,与其他人群存在问题类似,但膳食营养较其他人群更接近推荐水平。0-5岁儿童贫血率为6.5%,达到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2030年低于10%的控制目标。
1、居民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谷类、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摄入,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类和杂豆类食物。减少畜禽肉摄入,可以选择水产品代替部分畜禽肉。每日选择至少12种不同食物,每周至少25种食物,预防可能的营养缺乏或过剩引起的慢性疾病风险。
2、居民在烹饪时,不仅减少盐的使用量,也要减少酱油等含钠调味品的使用,控制钠的总摄入量,降低因钠摄入过多而引起血压上升的风险。推荐大家多在家里烹调及用餐,家庭烹饪少油少盐的习惯。
3、鼓励增加摄入乳类和大豆及其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预防可能的钙缺乏症状。尤其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应每日充足的乳类摄入量。
4、学校和家庭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减少饮用含糖饮料,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及能量,降低可能的超重肥胖风险。婴儿最好的食物是母乳,鼓励纯母乳喂养婴儿至6个月,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并适时添加辅食,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5、居民增加个人营养知识技能,了解营养标签,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关注包装背面的营养信息,做到合理选择。
本文来源于ipfs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