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届中国质量及提名获名单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上正式公示,一直参与中国质量评审的马林聪,工作又告了一个段落。
6年前,经中央批准,我国正式设立中国质量——中国质量为励,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质量的设立,使得我国正式迈入全球“质量俱乐部”。在此之前,该“俱乐部”的已有80余位,其中比较为熟知的主要有日本戴明质量、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和欧洲质量等。
“我非常荣幸从首届中国质量开始就参与其中,应该说为了促进全社会质量水平的提升而采取一些质量激励措施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我国在之后也有好几次这方面的机制,从上个世纪的质量金银到后来的中国名牌等,不过中国质量的设立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它使得我们的质量激励从过去的侧重评产品质量水平转向了评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秋日京城的阳光中,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回忆起5年参与3届中国质量评审工作的点点滴滴,马林聪感触颇深。
那一天,身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的他,从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中国质量评审表彰委员会主任委员支树平手中,接过了首届中国质量评选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红灿灿的聘书。当时一同接受聘书的,还有首届中国质量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两院院士、理工大学原校长王越。
“王越院士是我国学术界的泰斗,也是质量领域的大家,经验非常丰富,由他牵头中国质量评选委员会我们非常高兴也很荣幸。”马林聪清楚地记得,首届中国质量评选委员会共有委员28名,来自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新闻,他们既有质量工作的经验,也有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经历。
对于质量,马林聪并不陌生,2010年来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后,他经常和质量打交道,对于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几大国家质量,他也非常熟悉,所以当自己成为中国质量评选委员会的一份子的时候,他既高兴又很平静,高兴是因为多年以来关于中国质量的呼吁成为了现实,梦想成真了;平静是因为中国质量的评选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2012年,中央批准设立中国质量。按照中央部署,中国质量的评选表彰工作由原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实施。启动中国质量评选之后,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原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的材料再提交中国质量评选委员会进行评审。
马林聪和其他中国质量评选委员会的委员一起,在王越院士的带领下,齐聚的远望楼宾馆,对申报中国质量的组织与个人的材料进行评审。
明确的评审标准加上一张详细的评审表格,每位委员需要对每一份材料进行打分,对于一些存在疑义的材料,还可以提出意见进行讨论。
秋天是最美的季节,但马林聪他们却无暇欣赏的秋景,一天的材料评审工作紧张而又忙碌。“虽然是首届,但是由于标准清楚程序规范,所以评审起来还是很清晰的。”马林聪记得,首届中国质量的评审非常严格,评审意见、原则也都设计好了,每位委员和专家需要根据标准进行打分,遇到问题就进行讨论,有不同意见就大家一起议一议。“主要是针对初审时可能有的一票否决没有否决的情况等,我们会提出问题或意见。当时确实有专家提出了意见,大家认真商讨了。”
每位委员对所有材料打完分之后,按照得分高低会对参与评审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排序,最终确定进行下一轮评选程序的名单,也意味着中国质量的评选真的要来了。
玉兔才登广寒宫,金喜降航天城。2013年12月16日,首届中国质量颁仪式在航天城举行,国务委员出席仪式并为获得首届中国质量的组织和个人颁。
颁仪式上,王越代表评审表彰委员会了表彰决定及获名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基于质量问题“双归零”系统管理方法、海尔集团公司“人单合一双赢”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模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被授予首届中国质量。另外,还有43个组织以及3名个人被授予首届中国质量提名。
“中国质量评审表彰的重点是参评组织的质量管理方法,而不是对产品的评价,这方面其实我国也是有传统的,比如当年的鞍钢生产法,而首届的‘双归零’‘人单合一’等质量管理模式,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体现了我国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巨大进步。”作为参与者,马林聪对于首届中国质量的诞生充满感情。
马林聪又接到了中国质量评审的任务。这一次,除了他熟悉的材料评审工作之外,还有一项新工作——现场答辩。
按照中国质量两年评选一次的设定,2015年7月份第二届中国质量的评选工作正式启动,马林聪他们也正式投入了新一轮的评审工作之中。
“我记得当时把入围的组织和个人分成了几个小组,我当时在制造业的一个小组担任组长,听取候选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现场答辩汇报。”说起当时的情景,马林聪如数家珍,不仅候选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亲临现场,该组织所在地的地方领导也进京陪同答辩,体现出了对中国质量的高度重视,很多首届获得提名的组织第二届继续努力,也体现了他们追求质量提升的和目标。
一些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评选规则,他们同样要对每一个候选组织的现场汇报进行打分并予以排序,作为候选组织角逐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的一次重要“裁判”。
2016年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颁大会在此隆重举行,中央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国务委员出席大会并讲线家组织以及大国工匠高凤林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殊荣。
接到联络员小刘发来的信息之后,马林聪赶紧安排好手头的工作,以便腾出时间完成第三届中国质量评审的新任务——现场考核。
在相继完成材料评审、陈述答辩工作之后,马林聪在第三届中国质量的评审过程中又有了新任务——现场评审。因为依据最新的中国质量评审办法,评选程序包括自愿申报、推荐提名、审查受理、材料评审、陈述答辩、现场评审、审议票决、社会公示8个环节,并依次开展。
马林聪知道,每一届质量评审都有新任务,这是中国质量的评审与时俱进的结果。首届中国质量评选出来以后,原国家质检总局完善并出台了《中国质量管理办法》,使得中国质量的评选更加科学、规范;首届所有组织和个人一同评选,第二届则分为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国防工业、一线班组(最基层的集体)等不同类别评选,第三届又首次加入了医疗教育机构等,使得参评范围扩充到9类组织;从第二届开始,侧重基层一线和大国工匠……
一周的时间,马林聪作为考核小组组长,和北大医学部的李岩、上海质量院的蒋领伟两位专家一起,在联络员的协调下,一行4人先后来到的宣武医院和上海的瑞金医院、长海医院进行现场考核。
白天深入科室一线,听取汇报,现场了解工作流程和3家医院的质量管理实践,尤其是质量管理的特色与创新;晚上3人小组和医院工作人员一起研究材料、总结提炼经验……尽管对于医疗行业是外行,但马林聪发现,有关质量的理解却是相通的,医疗机构同样十分重视质量,也十分看重质量创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对于这些医院在质量创新方面的成就和探索,马林聪他们印象十分深刻,如何将他们的质量创新用言简意赅的方式提炼出来,则成了他们现场考核时最大的“挑战”,因此常常忙到深夜才能休息。
巧合的是,马林聪他们在去上海瑞金医院进行现场考核的时候,偶遇到了曾在该院工作过的十三届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短暂交流中,马林聪向陈竺汇报了中国质量的情况以及此行的主要工作。陈竺对于马林聪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他们好好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非常快,7天两地3家医院的奔波虽然辛苦,但马林聪觉得此行收获颇丰,亦如他连续3届的中国质量评选之旅,同样是“辛苦并收获着”。“40年,我国有关质量的评选工作也在不断变化,如今的中国质量这种针对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评选是必要的,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应当继续并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中国质量的评选最终目的不是评,而是要寻找和推广中国特色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因此今后在推广方面应该加大力度,更好地发挥中国质量的作用。”马林聪说道。
本文由海南柴油发电机组 www.hnjqc.cn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