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2019年第一批扶持计划的通知》。该计划支持在深圳建设的先进材料、空间科学探测、合成生物三大重点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单位或共建单位。项目资助标准按经评审核定的总投资的10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4000万元。
事实上,深圳正在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2018年12月,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23条,要求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突破型实验室体系,解决科技基础资源制约。
近年来,深圳已经陆续建成国家超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参与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创新载体1877家,其中国家级114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成为集聚创新人才、产生创新的重要平台。
“相较纽约、伦敦、、上海等国内外其他创新中心,深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在2017年全国上,来自深圳的全国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支持在深圳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布局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国家实验室,及新能源汽车、下一代通信技术等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支持采取央地共建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空间地面模拟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在当年的深圳市工作报告中,深圳“十大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该计划包括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组建十大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等十大工程,目标在于进一步提升深圳创新能力。
深圳“十大行动计划”的实施直指深圳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短板,要求深圳力争在信息科学与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建设和深圳超算中心扩容,规划布局国家基因库二期、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如今,深圳“十大行动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在2019年深圳市预算草案报告中,深圳市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求基础研究投入占财政科技经费比例不低于30%。2019年,深圳将安排科技研发资金87亿元,比上年增加19亿元,安排十大专项行动计划资金22.6亿元,比上年增加14亿元,重点加大对诺贝尔实验室、新设基础研究机构投入力度。
2019年1月6日,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授牌仪式举行,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市清洁能源研究院等9家基础研究机构授牌。此次该院获授牌的三个研究机构瞄准了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新材料、生命健康及合成生物领域。
这次授牌正处于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23条的背景下。该实施办法提出2022年、2025年、2035年,分别要求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P比重达4.28%、4.5%、6.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4.1%、5.0%、10%。办法要求到2035年,深圳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全球领先,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全球发展,跻身世界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
实施办法23条中有四条关注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突破型实验室体系,解决科技基础资源制约。其中强调立足于补齐科技基础短板,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建设,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科学谋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创新载体体系,形成布局完整、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创新载体发展体系。
可以说,深圳正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优先布局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创新载体和多层次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支撑。黄菊秘书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