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心理 > 正文

心理学考研大事件 《普通心理学》第5版即将面市彭聃龄教授深度

类别:健康心理 日期:2018-11-21 10:22:22 人气: 来源:

  1935年7月生于湖南长沙。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2011年10月退休。曾任师范大学心理系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普通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励:教育部科学与技术进步重大贡献一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一等(5次)。国家级优秀教育教学二等(2次),市教育教学优秀一等(2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著作:《认知心理学》、《汉语认知研究》、《汉语认知研究-从认知科学到认知神经科学》、《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基础心理学书系》、《普通心理学》

  (本文来源于师范大学心理学院MAP教育中心,原文内容有删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原稿)

  1.您是我国心理学领域德高望重的专家,我们一开始学习心理学大都是使用的您主编的教材,那么您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心理学这个专业呢?

  彭老师:主要是服从需要,加上个人兴趣。原来我喜欢化学,对爆炸感兴趣。后来因为54年高考时,正逢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号召大家学师范。但当时的学生不愿意学师范,都想学数理化。我们的校长到过北师大教育系培训,感觉教育学很好,回去后跟我们介绍。当时我是学生会,校长对我印象不错,就把我推荐到教育厅。厅长在全省的毕业生志愿动员大会上宣布了这个消息。那时候我对心理学的了解仅限于1947年在书店看到的一本苏联心理学教材,当时也只是看了下题目,里面内容都没有读。后来到了师大,学了教育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一开始只有《普通心理学》,后来有了《心理学史》《儿童心理学》。当时学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活动学说,讲脑、神经系统、内分泌,有一些理科的内容。其他都是教育学的课。相比之下,还是心理学对我的吸引力更大一些。那个年代比较重视专业思想,学生不会轻易选择转系。既来之则安之,所以我就继续学习心理学,慢慢产生了兴趣。

  彭老师:主要分两个阶段,1979年之前我主要研究知觉,1979-1981年间到美国作为访问学者,回来后逐渐转向了语言领域。在语言研究中又分为两个阶段,1998年以前基本做的是行为实验,之后开始转向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再细分还包括一些语言障碍等。

  现在都讲影响因子,对我来说不是影响因子高的研究就印象深刻,而是方向改变时候的研究印象深,因为这个时候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方法,结交新的朋友。比如我第一个关于语言的研究,当时是用眼动做的。1981年3、4月份,我在美国大学心理系访问交流。当先跟一位教授有通信联系。真正做实验,从落实计划、实验操作、学习仪器设备,到写出初稿,一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工作量相当大。后来写完初稿给了教授,和教授不断讨论修改,最后我作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作为第二作者、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发在《巴甫洛夫主义者》,一个生物学刊物上。整个过程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两个月是我在美国最充实的一段时期,也是跟这位教授联系最紧密的时期。81年做的研究,直到83年才发了出去。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回国后,我开始思考是继续做知觉还是转向做语言。因为做知觉实验的设备不好找,要求更精确。83年我跟系里的一名年轻老师、还有一名年纪大点的老师,商量着一起做语言。我们主要做汉语认知,这是外国人做不了的,从长远讲我们具有很大的优势。于是基本上下定决心要把语言研究继续做下去。但当时存在着刺激呈现和反应时记录的问题。最早我们是把刺激写在卡片上手工呈现给被试,时间上一点也不准确,根本没法做。也没钱买计算机。后来找了电子系的一个老师,帮我们组装了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只有几个最简单的原件,但是可以呈现刺激,可以记录反应时。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用计算机做心理学实验,几乎没有。我们做完结果还挺好,就在各种语言学、心理学会议告,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当时这几篇文章都在《心理学报》上发表了,在国内还是不错的。

  第三个是到了1997年,我联合我们学校心理系、数学系、电子系、化学系和生物系,建了脑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当时我们决定做fMRI的实验,但全市只有几家医院有设备,非常少。正好当时中科院心理所有一位老师,他的导师的姐妹在301医院,我就借了光做了第一个实验。那时候也非常,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实验,通常是晚上十点后或礼拜天的下午。大夫也不敢公开说和我们在做心理学的实验,只能偷偷摸摸。当时我们一个实验只能做7、8个被试,差不多要半年多到一年的时间。每次去我们研究生都要扛着计算机和显示器。还带着自己设计的呈现刺激的小箱子,听觉、视觉的刺激都有,也是电子系的学生帮我们设计的。在现在来看非常,效率也很低,但当时要是不这么做,就根本没办法做了。当时心理学界还有些不理解。我申请了自然基金的课题,有人就说我们做心理学实验非常简单,发不了什么钱,这么做就得上万,是在浪费钱,浪费时间,没有必要。这些话经常吹到我们耳朵里头,所以外在的压力很大。这些都让我印象很深。

  还有一点印象很深的是,好不容易做了一个研究,结果也不错,当时虽然觉得年纪也不小了,但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做完以后一看情况,直接把文章寄到了《Science》。想着要么不发,要发就发好的。过了一个礼拜,被拒稿,回复说创新性不够。拒稿之前我还带着研究结果去我们院另一位老师那里给他看,他非常高兴,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第一次用fMRI做语言的实验,下个礼拜给研究生讲课就用这个数据。没想到一个礼拜后退稿了。过了两天这个老师打电话过来,让我看一篇文章。我们的文章完成是在99年,但他在94年的《Science》上就看到了类似的文章,美国人做的,是一篇关于记忆的fMRI研究,用的材料就是语言的材料,只是从另外的角度。怪不得说我们没有创新性。

  回来后我就说,看来我们查文献时不能只查阅自己小领域内的,因为别人可能已经在别的领域做过了,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这样你的创新性就没有了。当然后来我们继续改,改了继续投,每个刊物收到后,给我们最大的意见都是创新性方面的问题。后来没办法,只能拿回国内,投到《神经科学》上了。《神经科学》是上海的,是医学界和生物学界的刊物。投出去以后一个字没改,一条意见也没有,就登出来了。当时也不会处理fMRI的数据,我们就从请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到这里来玩了一个礼拜。名义上是玩,其实让他帮我们看了数据。他很认真,把我们的数据一步一步地都检查了,把有毛病的地方都告诉了我们。临走的时候他说基本上没问题了,就回去了。所以当时从找实验设备、联系机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到文章发表,每一步都非常。现在同学们做实验省事多了。所以总的来说转变过程中的这几个研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3.您去年还在进行专硕的教学,现在也会参加大组会,是什么样的动力使您不懈地为教育事业奉献呢?

  彭老师:总的来说是因为年轻时接受到的教育。在我小学的时候,虽然还是时期,受到的教育就已经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到解放后更是这样。当时的教育就是做贡献,不要虚度年华,不要碌碌无为,要为国家、社会做点事。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高三快毕业的时候报志愿,班上开过好多次班会,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理想。我当时的愿望是做一名化学家,虽然后来没有兑现。当时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人这一辈子,不能单纯,应该做点事回会。我如果到了教育领域也会这样,或者做化学研究,甚至去饭店做厨工,我也会这样。不论做什么,都要把它做好。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说大话。既然这件事是我要做的,我就把它做好。

  彭老师:一是对学生负责。既然父母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对他们负责到底,把他们培养好。也有人说是要爱孩子,但我更喜欢对学生负责的说法。本科教学面对的是一群人,还不太明显,但在带研究生的时候就很明显。有时会遇到一些比较好的学生,不需要花什么心思,但也会遇到一些不开窍的,吊儿郎当的。每个人的表现不会一样。我认为怎么对待那些不省心的学生,对一个老师来说非常重要。有一段时间做课题,会写文章的学生,老师就觉得很好,不需要要求他,他就会把课题做完了,写出来文章,登在了好的刊物上。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样。总会有一些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我的泼辣女老板我遇到过一些学生,有的学生一门心思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导师意见一概不听,还有的学生完全对学术不感兴趣,或者看到心理学跟自己想象中不同就失去了兴趣。有些老师甚至劝我别管他们了,毕不了业是他们的事。但我觉得不行,既然学生来了,就要让他们能够好好毕业。他们将来的工作可能也会与这段经历有关,所以我不能不管。冒火的时候也要使劲憋住,三次五次地沟通。往往在这样的学生身上花的时间多得多,但得到的收获也少得多。但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非常重要,这是自己可以清楚地意识到的。另外一点是做老师要有,在讲课的时候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领一些东西。一定要有点,否则学生可能就对学过的东西没有印象。三是教学相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对于普通心理学这种入门学科的教学来说,重要的一个是入门,一个是基础。入门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了解这门课的意义和价值。基础就是让他们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现在强调的性思维也非常重要。心理学这门学科相对年轻,受到的也很多,很多伪心理学都打着心理学的名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学来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认识。

  彭老师:每一次的修订都是为了接近教材建设的目标,做到前沿性和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严谨性和特殊性结合。这是第四次修订,但最重要的修订是第二版和第四版。这两次修订基本上把大格局定下来了,出第五版是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彭老师:第五版和第四版的基本内容相同,但是根据研究前沿对内容进行了完善。之前版本的版面也比较过时了。国外教材的版面都比较漂亮,也很大。第五版对版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大概经过了半年多的讨论,光出版社内部就了好几个月,返了好几次工。所以版面更新加上内容完善就是第五版的特点。此外第五版还出了配套的《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与之互为补充。

  彭老师:争取在两年内出版第六版《普通心理学》。因为教材不更新,就跟不上学科发展,会落后于国际教材建设的步伐。有很多经验应该随时吸取和接收。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教材,这些教材当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地方不符合中国学生的使用习惯。中国人更喜欢精确的定义、确定的答案,而国外教材在这方面更随意,更重趣味性,因此我之前强调严谨性。教材还有一个长期的历史继承性的问题,现在的教材基本已经脱离了前苏联教材的影响,但是还保留着以往教材的优点。我们希望教材可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论是欧洲的、美洲的还是俄罗斯的。我希望教材可以通过多次修订,加快修订的速度,使其不断完善。另外教材作为系统工程,需要配备辅助工具,相对应的学习手册、课件、大纲也会逐步更新、完善。总的来说就是教材要不断完善。没有最好的教材,只有比较好的教材。

  8.时代在变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一代,那么您对现在的学生有哪些期待呢?

  彭老师:根据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一是要处理好贡献与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风气影响下,考虑个人发展更多,但离开社会发展也很难找到好的个人发展。我还是主张学生们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也要关心社会发展、进步与变化,不要只关心自己。第二点是希望学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好,不要一山望着另一山高,追求不着边际的东西。第三点是要珍惜时间。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做不了,珍惜时间和不珍惜时间会带来发展上截然不同的结果。

  彭老师:要注意健康。到老年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会造成一些困扰。老年人要有老年人的健康,但健康要从年轻的时候算起,不要到老了再考虑。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熬夜,熬夜难免,完全不熬夜很难,但至少生活要有规律,不能天天熬夜。我们大学毕业时有一句口号,为社会、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总的来说,健康常重要的。健康离不开锻炼,要关心自己的肌肉锻炼,因为好多问题都是由于肌肉出了问题。有人告诉我,什么都可以锻炼,每个部位有每个部位的锻炼方法,并且都可以通过锻炼来得到改善。一定不能轻易放弃健康,不然健康会越来越差。

  简介:《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由彭聃龄教授主编,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普通心理学》不仅是教育部推荐的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课程的教材,同时也是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从1988年至今已经出版发行30年,成为心理学专业最经典的基础课教材之一。

  最新修订的《普通心理学》(第5版)将于本次培训会议与各位教师见面。此次修订以“心理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的最新要求为标准。全书共五编十四章,内容涵盖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动机、情绪、能力、人格、学习和人的全程发展等内容。《普通心理学》(第5版)全面更新了版式和封面,对含义模糊的概念进行修改,删除了陈旧、重复以及难懂的内容,增加了新知识,使教材更加方便师生使用,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本书不仅是心理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还是部分高校指定报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教材。

  简介:《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帮助广大读者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特委托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彭聃龄教授和陈宝国教授主持编写《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该手册与《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使用。《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基于教材的内容,对重要的概念进行新的解释,提供“变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基于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一些知识性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知识链接”部分,增加了新知识,补充原教材的不足;通过“设计活动”,“测试”等部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与《普通心理学》教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既可以帮助主、辅修心理学的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为这门课的任课教师提供参考。

  本次公开课将在11月8日 晚19:30将直播发展心理学的课程,19级考研的小伙伴可在腾讯课堂听课,记得报名听课,惊喜不断哦~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医药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