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居民获得营养相关知识的途径呈现多元化,但是如何判断营养健康信息的也令人困惑。调查显示,约49.7%的人群依靠自身营养知识判断,其次分别为可信度、报道中是否标明信息来源、向专家或专业机构求证、报道中是否有产品的推销。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在全时代,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营养的高效、快速、准确,离不开的支持、的媒介、专家的权威和的,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监管和自律。
的营养误区在哪里?需要哪些方面的营养指导?日前,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环球时报、生命时报主办,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二届中国营养大会暨2014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在京启动,会上还公布了“中国营养素养网络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网民在营养健康认知上,既存在“老”也有“新问题”,对营养健康认知度仍然较低,同时还存在无法判断健康信息的困惑。
据悉,“营养中国健康行”今年将走进包括福州在内的10个城市,以更轻松、更新颖的方式,提升百姓营养健康素养。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人认为婴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群及孕妇和乳母都有特殊营养需求。74.2%认为每天应该吃300~500克蔬菜,60.6%的人认为油脂摄入量为25~30克,30克以上的比例为28%。有11.5%的人认为每日食盐摄入量可以达到15克或18克。有六成的人听说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但只有约四成的人知道《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5层。
关注营养及健康膳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防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通风等)、改善体质(如失眠、易疲劳等)及控制体重(如减肥或增肥)是关注营养及健康膳食的主要原因;此外,补充营养素(如钙、电解质、维生素等)、改善皮肤(如色泽、青春痘、粉刺等)及改善发质(如脱发、头皮屑、发质等)也是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马冠生研究员马冠生认为,此次调查出我国网民在营养健康认知上的不少“老”和“新问题”。比如对每天能吃多少油和盐,的认知度一直都很低。“新问题”更需要引起关注。营养标签是消费者了解包装食品的营养价值,促进合理选择的有效工具。调查显示,网民对食品营养标签的了解依然非常少。购买食品者从不关注、偶尔关注及每次都关注营养标签的比例分别为20.9%、52.9%及26.2%。
现在居民获得营养相关知识的途径呈现多元化,但是如何判断营养健康信息的也令人困惑。调查显示,约49.7%的人群依靠自身营养知识判断,其次分别为可信度、报道中是否标明信息来源、向专家或专业机构求证、报道中是否有产品的推销。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在全时代,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营养的高效、快速、准确,离不开的支持、的媒介、专家的权威和的,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监管和自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营养健康,但是人们获得健康信息的途径呈多元化,不少信息是不科学的,会人。为此,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特别请来专家对一些流传甚广的营养误区进行和勘误。
:关于食物相克、食物搭配禁忌说法很多。比如,网络上曾流传“女孩暴毙,凶手竟是虾+维生素C”的新闻,认为虾+维生素C=砒霜。
勘误: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海产品中的确含有砷,但含量非常低,即便全部在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作用下转变成砒霜中毒,也得摄入十几甚至几十千克的海产品。而我们的胃容量常有限的。
其次,从生活常识来讲,我们日常吃的蔬菜水果等许多食物都富含维生素C,难道吃了蔬菜水果我们就不能吃虾了吗?在国外,吃海鲜时经常用柠檬调味去腥,而柠檬中也富含维生素C,但从没听说吃死过人。
到底有无食物相克?目前尚无来支持食物相克的存在,同时吃两种食物后出现不适,或许是食物被污染、过敏体质等个案。
:茄子中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对一些常见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防高胆固醇血症、可防内痔便血、可防出血性疾病等。
勘误:仅靠单一的“好”食物,不能健康。人体健康对营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营养素就有40多种,没有一种天然食物是能够单独满足人体需求的。所以,营养一直强调的是“食物多样”“平衡膳食”。另外,单一食物的“功效”对疾病治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仅靠“食疗”治病,往往可能延误病情。
勘误:(1)“美国人多吃面包少吃肉”,不符合事实。美国人的能量来源中,动物性食物占到一半以上,他们吃的动物性食物多,植物性食物少。(2)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在短时期内确实有控制体重的作用,但很容易反弹,减轻体重的效果不能持久。与碳水化合物相比,脂肪更容易造成肥胖,1克脂肪产生的能量是等量碳水化合物的2倍多。近年来我国肥胖症和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最主要的诱因,而不是粮食吃多了。有数据显示,近2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明显下降。而肥胖症和糖尿病发病最高的大城市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最少。如果严格主食、大量食用高蛋白及高脂肪食物的“低碳水化合物减肥谷类食物膳食”习惯一旦形成,会大量增加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