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见疾病 > 正文

挖掉糖尿病的病根2018年不做小糖人

类别:常见疾病 日期:2018-2-20 23:11:47 人气: 来源:

  其一,进入的太多;其二,排出的太少.试问你身边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前,他的饮食,含糖量难道都是比周围其他人高吗?与他饮食相同的朋友,家人,又怎么不会得糖尿病呢?已经得病的患者,我相信大多数都是低糖饮食,却仍然无法缓止糖尿病的恶化.所以,糖尿病不是因为吃了含糖量太高的食物.造成的。

  其二,糖尿病患者排出的糖太少吗?恰恰相反,糖尿病的确诊标准之一,就是尿糖值高~从小便排出的糖太多.所以,也不是排泄的问题.那,究竟是什么问题呢?血糖太高,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含糖量太高.血液,其实就是一个运输载体,只负责运糖,而不使用糖~苗头,就出来了.血管相当于自来水管,血液就相当于自来水.而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象我们的每家每户,每天都长自来水管中获取(吸收)自来水,发挥各种功能.糖都停留在血液中,意味着各个器官都无法(或说只能少量)从血液中吸取到糖份.糖尿病,原来是吸收的问题!这个吸收,有个机关,就象水龙头.把水龙头修理好了,水(糖)自然就能喝到了!

  糖尿病患者虽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控制血糖值,诸如吃药、打针、注射胰岛素等,但却没有能真正治愈一个患者!普遍的说法是,糖尿病不治是不行的,而想彻底治愈也是不可能的!这岂不是不死的癌症了?那么,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方法不能彻底的治愈呢?

  首先,要了解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人这个生命体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生物机器,供应这部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有二:一是氧气,二是养分。此两种物质是人的必须能量!大脑缺氧或缺养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昏迷、进而死亡!而这两种能量的来源,氧气是通过呼吸直接采入体内,养分则是通过消化摄入的食物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才能变成糖分输送到,此两种能量物质都必须通过血液来输送,而要血液能够正常的输送,就必须血液中糖分的正常值,现代科学检测到这个值空腹是3.9-6.4,饱腹不能大于3.9的两倍即7.8。当低于3.9时,因糖分过少,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尤其是大脑的需要,所以就虚脱和昏迷;当高于6.4,尤其是饱腹后高于7.8时,由于血液中的糖分超高,使血液的粘度增高,因而使传输的速度放缓,导致养分供不上机体、尤其是大脑的及时需求而使患者昏迷、严重的!

  那么。是谁来血糖值的正常以血液传输的正常呢?这就是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在人体的胰腺中分泌出的一种腺液,它有两种作用,一是正做工,即当血液中的糖分超过正常值时,它及时分泌出适量的胰岛素来把多余超值的糖分成脂肪储存在人体中、暂时退出血液循环系统;二是当外来的物质供不上、血液中的糖分下降到低于最低正常值时,又分泌适量的胰岛素来反做工,即把体内储存的脂肪再成糖分注入血液以供身体的需要。在反做工时,需要的原料是脂肪、氧气,胰岛素是必须有的催化剂,生成的是糖分,产生的废物是二氧化碳、水,气体直接呼出体外,水可通过汗液、尿液排出体外。正常的人通常说的饿过劲就不饿了,其实就是胰岛素开始反做工了后不感到饿了,而说饿得出汗了,就是反做工时产生的废水排出来了!应该说,胰腺功能正常的是:在用餐后是正做工,在没有食品补充的饥饿时是反做工。

  四是,长期食用精制的大米白面作为主食,还有食用精制的白糖。这些食物当中缺乏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而这些矿物质和维生素是能帮助身体内细胞吸收利用糖的。而当人体食用这些食物的时候,往往需要身体内本身的矿物质去吸收糖,那么长期以往,人体本身的矿物质就会缺乏了。最后造成吸收糖的障碍。因此,很多医生糖尿病人不吃精粮,不吃白糖,而去吃粗粮是有道理的。

  血糖又怎么能高得起来呢?血液中的糖太多了,意味着器官中的糖太少了!高血糖的糖尿病人体内竟然是缺糖的!---------天呐!这可是多么惊世骇俗话!但是,现在,你也敢于相信了:糖尿病人是缺糖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现代医学是怎么对待缺糖的病人的:

  二:降糖-------用降糖药物把血管内的糖以燃烧的方式排除掉~是排除而不是促进吸收.导致血糖高居不下的原因不去处理,却让病人终其一生把吃进血管里的糖再弄出来~就象一个小朋友玩水,不停的把水舀进水缸里,再从水缸里舀出来一样.只不过,大人的游戏成本,太昂贵!

  糖作为人体的一个基础性营养是无可替代的.它的摄入减少,必然导致其它营养的吸收利用有效率降低.这样一种低糖饮食,不要说病人,就算是正,这种吃法,饿都可以把你饿跨!直到饿出个厌食症

  

关键词:各种病的名称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医药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